做有機合成的都清楚,純化時間占了整個反應的一大部分時間,純化方法也是多種多樣,最常用的就是柱層析了,此外減壓蒸餾,打漿,重結晶,成鹽反萃等都可以,放大反應,特別是公斤級別甚至更多的,過柱子或其它方法就顯得不是很高效了。關于過柱子,我們以下圖為例,假設紅色的點是我們的目標固體產物,其極性小的上面有原料剩余,同時極性大的下面也有原料剩余,這個時候,如果想通過過柱子拿到純品,是有機會的,但是,往往需要我們把展開劑的極性調的很小,同時提高柱子的高度,讓它慢慢滴,短則一兩個小時,長則半天甚至一天,用試管接個幾十管,可能只有幾管是純的,很多有交叉。這個時候怎么辦?旋干再過一遍?還是旋干進行制備HPLC純化。
小編建議大家不要著急,大家可以仔細觀察一下,是否在旋蒸的時候,隨著旋蒸的不斷進行(PE/EA洗脫劑,或者PE/DCM洗脫劑),有固體出現?這個時候可以嘗試不要旋干,等到溶劑剛好浸沒或稍多于析出的固體的時候,停止旋蒸,這個時候對固體懸浮物進行抽濾,得到的固體往往純度比較高。如果不放心,可以取一點固體點個板看看純度怎么樣,如果還有一點雜質,可以根據溶解度情況,用PE/EA(20/1)混合溶劑洗滌一下。
那么這是什么原理呢?下面小編談一下自己的個人看法。小編個人覺得這個過程類似于通過旋蒸重結晶的過程。剛開始,溶劑肯定是過量的,隨著旋蒸的不斷進行,溶劑體積不斷減少,極性也在不斷變化,如果極性溶劑沸點較低,那么體系的極性很有可能在慢慢減小,這樣的話,由于目標產物含量較高,就慢慢析出固體,而雜質含量較少,就溶解在剩余的少量溶劑中,或者洗出來很少,這樣就起到一個除雜和提純的效果。這個方法小編在學校的時候,屢試不爽,大家可以試試。同時更有甚者,旋蒸還可以用來長晶體,記得以前在學校的一個師兄,文章急需要一個晶體證明結構的正確性,試了“九九八十一”種方法,都沒有成功,有一次在他回收產品準備嘗試第“八十二次”的時候,奇跡發生了,在旋蒸接近尾聲的時候,他突然發現,瓶底有一些亮晶晶的晶體出現,立刻停止旋蒸,仔細一看,竟然真的是晶體,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。
綜上所述,看似無心的方法,背后都蘊藏著它的合理性。大家在實際工作中如果遇到純化或結晶的難題,不妨一試,就當是“偏方”。